埃里克r坎德尔,埃里克坎贝尔
1.历届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奖人国籍和出生地统计
2.俄罗斯导弹最厉害是哪个
3.尴尬艺术的艺术与科学
诺贝尔生理学奖
1901年E . A . V . 贝林(德国人)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1902年R.罗斯(英国人)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N.R.芬森(丹麦人)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I.P.巴甫洛夫(俄国人)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年R.柯赫(德国人)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C.戈尔季(意大利人)、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年C.L.A.拉韦朗(法国人)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P.埃利希(德国人)、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E.T.科歇尔(瑞士人)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A.科塞尔(德国人)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年A.卡雷尔(法国人)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C.R.里谢(法国人)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R.巴拉尼(奥地利人)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年 —— 1918年未颁奖
1919年 J . 博尔德特(比利时人)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年S.A.S.克劳(丹麦人)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1年未颁奖
1922年A.V.希尔(英国人)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迈尔霍夫(德国人)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F.G.班廷(加拿大),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发现胰岛素
1924年W.爱因托文(荷兰人)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5年未颁奖
1926年J.A.G.菲比格(丹麦人)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1927年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C.J.H.尼科尔(法国人)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C.艾克曼(荷兰人)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F.G.霍普金斯(英国人)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
1930年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发现血型
1931年O.H.瓦尔堡(德国人)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C.S.谢林顿、E.D.艾德里安(英国人)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3年T.H.摩尔根(美国人)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34年G.R.迈诺特、W.P.墨菲、G.H.惠普尔(美国人)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1935年H.施佩曼(德国人)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年H.H.戴尔(英国人)、O.勒韦(美籍德国人)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年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1938年C.海曼斯(比利时人)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
1939年G.多马克(德国人)研究和发现磺胺药
1940年——1942年未颁奖
1943年C.P.H.达姆(丹麦人)发现维生素K;E.A.多伊西(美国人)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年J.厄兰格、H.S.加塞(美国人)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
1945年A.弗莱明、E.B.钱恩、H.W.弗洛里(英国人)发现表霉素以及表霉素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1946年H.J.马勒(美国人)发现用X 射线可以使基因人工诱变
1947年C.F. 科里、G.T.科里(美国人)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B.A.何赛(阿根廷人)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1948年P.H.米勒(瑞士人)发现并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
1949年W.R.赫斯(瑞士人)发现动物间脑的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功能
1950年E.C.肯德尔、P.S.亨奇(美国人)T.赖希施泰因(瑞士人)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1951年M.蒂勒(南非人)发现黄热病疫苗
1952年S.A.瓦克斯曼(美国人)发现链霉素
1953年F.A.李普曼(英国人)发现高能磷酸结合在代谢中的重要性,发现辅酶A;H.A.克雷布斯(英国人)发现克雷布斯循环(三羧酸循环)
1954年J.F.恩德斯、T.H.韦勒、F.C.罗宾斯(美国人)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组织培养与组织技术的应用
1955年A.H.西奥雷尔(瑞典人)从事过氧化酶的研究
1956年A.F.库南德、D.W.理查兹(美国人)、W.福斯曼(德国人)开发了心脏导管术
1957年D.博维特(意籍瑞士人)从事合成类箭毒化合物的研究
1958年G.W.比德乐、E.L.塔特姆(美国人)发现一切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都是由基因逐步控制的;J.莱德伯格(美国人)从事基因重组以及细菌遗传物质方面的研究
1959年S.奥乔亚、A.科恩伯格(美国人)从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
1960年F.M.伯内特(澳大利亚人)、P.B.梅达沃(英国人)证实了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1961年G.V.贝凯西(美国人)确立“行波学说”发现耳蜗感音的物理机制
1962年J.D.沃森(美国人)、F.H.C.克里克、M.H.F.威尔金斯(英国人)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住处传递的重要性
1963年J.C.艾克尔斯(澳大利亚人)、A.L.霍金奇、A.F.赫克斯利(英国人)发现与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构
1964年K.E.布洛赫(美国人)、F.吕南(德国人)从事有关胆固醇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
1965年F.雅各布、J.L.莫诺、A.M.雷沃夫(法国人)研究有关酶和细菌合成中的遗传调节机构
1966年F.P. 劳斯(美国人)发现肿瘤诱导病毒;C.B.哈金斯(美国人)发现内分泌对于癌的干扰作用
1967年R.A.格拉尼特(瑞典人)、H.K.哈特兰、G.沃尔德(美国人)
发现眼睛的化学及重量视觉过程
1968年R.W.霍利、H.G.霍拉纳、M.W.尼伦伯格(美国人)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1969年M.德尔布吕克、A.D.赫尔、S.E.卢里亚(美国人)发现病毒的复制机制和遗传结构
1970年B.卡茨(英国人)、U.S.V.奥伊勒(瑞典人)J.阿克塞尔罗行(美国人)发现神经末梢部位的传递物质以及该物质的贮藏、释放、受抑制机理
1971年E.W.萨瑟兰(美国人)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
1972年G.M.埃德尔曼(美国人)、R.R.波特(英国人)从事抗体的化学结构和机能的研究
1973年K.V.弗里施、K.洛伦滋(奥地利人)、N.廷伯根(英国人)发现个体及社会性行为模式(比较行为动物学)
1974年A.克劳德、C.R.德·迪夫(比利时人)、G.E.帕拉德(美国人)从事细胞结构和机能的研究
1975年D.巴尔摩、H.M.特明(美国人)、R.杜尔贝科(美国人)从事肿瘤病毒的研究
1976年B.S.丰卢姆伯格(美国人)发现澳大利亚抗原;D.C.盖达塞克(美国人)从事慢性病毒感染症的研究
1977年R.C.L.吉尔曼、A.V.沙里(美国人)发现下丘脑激素;R.S.雅洛(美国人)开发放射免疫分析法
1978年W.阿尔伯(瑞士人)、H.O.史密斯、D.内森斯(美国人)发现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1979年A.M.科马克
(美国人)、G.N.蒙斯菲尔德(英国人)开始了用电子计算机操纵的X 射线断层扫描仪(简称扫描仪)
1980年B.贝纳塞拉夫、G.D.斯内尔(美国人)、J.多塞(法国人)从事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结构的研究
1981年R.W.斯佩里(美国人)从事大脑半球职能分工的研究;D.H.休伯尔(美国人)、T.N.威塞尔(瑞典人)从事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研究
1982年S.K.贝里斯德伦、B.I.萨米埃尔松(瑞典人)J.R.范恩(英国人)发现前列腺素,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1983年B.麦克林托克(美国人)发现移动的基因
1984年N.K.杰尼(丹麦人)、G.J.F.克勒(德国人)、C.米尔斯坦(英国人)确立有免疫抑制机理的理论,研制出了单克隆抗体
1985年M.S.布朗、J.L.戈德斯坦(美国人)从事胆固醇代谢及与此有关的疾病的研究
1986年R.L.蒙塔尔西尼(意大利人)、S.科恩(美国人)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以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
1987年利根川进(日本人)阐明与抗体生成有关的遗传性原理
1988年J.W.布莱克(英国人)、G.B.埃利昂、G.H.希钦斯(美国人)对药物研究原理作出重要贡献
1989年J.M.毕晓普、H.E.瓦慕斯(美国人)发现了动物肿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源出于细胞基因,即所谓原癌基因
1990年J.E.默里、E.D.托马斯(美国人)从事对人类器官移植、细胞移植技术和研究
1991年E.内尔、B.萨克曼(德国人)发明了膜片钳技术
1992年E.H.费希尔、E.G.克雷布斯(美国人)发现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用
1993年P.A.夏普、R.J.罗伯茨(美国人)发现断裂基因
1994年A.G.吉尔曼、M.罗德贝尔(美国人)发现G 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
1995年E.B.刘易斯、E.F.维绍斯(美国人)、C.N.福尔哈德(德国人)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增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
1996年P.C.多尔蒂(澳大利亚人)、R.M.青克纳格尔(瑞士人)发现细胞的中介免疫保护特征
1997年S.B.普鲁西纳(美国人)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 —— 朊蛋白(PRION)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1998年 R.F.福尔荷格特、L.J.依格那罗和F.穆莱德发现一氧化一氮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信号分子
1999年 Gunter Blobel发现控制细胞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蛋白质
2000年阿尔维德·卡尔松(瑞典人)、保罗·格林加德(美国人)、埃里克·坎德尔(奥地利人)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的重要发现。
2001年
利兰·哈特韦尔(美国人)、蒂莫西·亨特(英国人)和保罗·纳斯(英国人)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制。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
200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名美国人——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控制基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因RNA干扰的发现而入选。RNA干扰是一个生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以一种非常明确的方式抑制了基因表达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马里奥-R-卡佩奇、奥利弗-史密斯和来自英国的马丁-J-伊文思因干细胞研究赢得该奖项。
历届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奖人国籍和出生地统计
从“奥卡河”到“伊斯坎德尔”
1980年,苏联军队装备了9K714“奥卡河”(SS-23“蜘蛛”)机动式短程弹道导弹,它是一种单级固体推进剂导弹,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射程可达450公里,打击精度为30米(圆误差概率)。该导弹系统由科洛姆纳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发,用于取代射程可达300公里的9K72“厄尔布鲁士山”(SS-3B“飞毛腿”)短程战区弹道导弹,后者装备了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军队。美国从一开始就对“奥卡河”导弹的较高的打击精度十分担忧。1987年,美苏签定了《中导条约》,尽管该条约只适用于射程超过500公里的弹道导弹,但美国利用戈尔巴乔夫的妥协倾向,仍得以将“奥卡河”导弹列入销毁清单。根据该条约,苏联在1991年以前必须销毁该系统的106辆运输发射车和339枚导弹。后来,美国坚持要求苏联以前的盟国也销毁他们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无偿接收的“奥卡河”导弹系统,包括保加利亚的8辆运输发射车和25枚导弹,捷克共和国的2辆运输发射车和12枚导弹,斯洛伐克的2辆运输发射车和24枚导弹。
按照《中导条约》的规定销毁“奥卡河”导弹在前苏联政界和军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社会舆论认为这是戈尔巴乔夫对国家公然的“背叛”。苏联和俄罗斯就这样丧失了其最有效的短程战区弹道导弹。另外,以德国V-2液体燃料导弹为原型设计的R-17“厄尔布鲁士山”(SS-3B“飞毛腿”)短程战区弹道导弹(俄罗斯称其为战役-战术导弹)由于精度不高和技术过时而停止作战使用。因此,科洛姆纳机械制造设计局着手研发一种射程小于500公里、精度更高、更先进的机动式单级固体燃料短程战区弹道导弹,以满足《中导条约》的要求,并填补“奥卡河” 和“厄尔布鲁士山”导弹系统被销毁后留下的空白。新的导弹系统被命名为“伊斯坎德尔”,这是古波斯的亚历山大大帝的波斯语名字。后来,决定用“伊斯坎德尔”取代2000年以后使用寿命到期、最大射程为别为70和130公里的“圆点”和“圆点-U”(SS-21“甲虫”)机动式短程弹道导弹系统射程。
“伊斯坎德尔”导弹长7.3米,弹体直径0.92米,发射重量3800-4020公斤(取决于有效载荷)。动力装置为“联盟”科学生产联合体生产的单级固体推进剂发动机。导弹飞行速度快,因而能够突破反导防御系统。“伊斯坎德尔” 飞行时弹道高度可以降至50公里以下,在末段可以进行过载高达30g的规避机动,以防止地空导弹的拦截。导弹可以携带重480-700公斤的不同类型的常规弹头,包括:杀伤/反器材/爆破集束弹头,区域封锁集束弹头,高爆弹头,燃料空气炸药,高爆钻地弹头,反雷达/杀伤弹头。也可以携带核弹头(非官方说法)。有效载荷也可以包括战术诱饵。
导弹的制导系统由俄罗斯中央自动化与液力学研究所(TsNIIAG)设计,采用惯性制导和末段光电自导(有目标区域数据)。根据公开的说法,该导弹的打击精度是10-30米(圆概率误差),甚至更高。某些型号采用了“格洛纳斯”全球定位制导系统,能在中段更新数据并利用数据链在飞行中重新定位。其他末制导类型可能还包括主动雷达末制导和热成像末制导。
“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系统有两个基本型别:9K723“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有时被称为“伊斯坎德尔-M”或“煤水车”)供俄罗斯军队使用,它使用的9M723导弹最大射程可达450甚至500公里;9K720“伊斯坎德尔-E”出口型,它使用的9M720-E导弹有效载荷略小(最大480公斤),最大射程减至280公里,这是为了适应国际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的要求。
“伊斯坎德尔”9P7运输发射车可装载2枚导弹。9P78四轴运输发射车是由伏尔加格勒“泰坦”中央设计局在明斯克汽车制造厂的MZKT-7930底盘的基础上研发的。它长13.1米,宽2.6米,高3.55米,装载2枚处于行军状态的导弹。满载重量42.85吨。运输发射车动力装置为1台650HP柴油发动机,最大公路行驶速度70公里/小时,在不加油的情况下最大行程为1100公里。每辆车配备由一个3人组成的战勤组,具有完备的核、生、化防能力和两栖行动能力。该运输发射车包括一个配备自动化火控系统的指挥所,因此必要时每辆车可以独立行动。指挥所内装备包括目标数据与指示、导航、气象控制部位和内置系统测试设备。该车在坡地上停放时,用四个千斤顶在30-80秒内就可使其进入水平状态。导弹发射前被起竖至85度角需时约20秒。反应时间为5-16分钟。两枚导弹发射时间间隔为60秒。“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还包括1辆以MZKT-7930底盘为基础研制的运输装卸车,它装载2枚待装填导弹和1台起重机。该车配备一个双人战勤组,满载重量40吨。还有4辆以卡马斯-43101卡车底盘为基础研制的六轴车辆:1辆9S552指挥与控制车,它有4个操作台和1个通信室;1辆9S920任务计划车,它有2个操作台;1辆维护车;1辆战勤人员居住车)。
1个典型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连有2辆运输发射车,2辆装弹车,2辆指挥与控制车,2辆任务计划车,1辆维护车,1辆战勤人员居住车。1个“伊斯坎德尔”导弹营下辖2个连,1个导弹旅下辖3个导弹营,共12辆运输发射车、12辆运输-装卸车和48枚弹道导弹。
“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从1995年开始在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亚尔靶场持续进行测试,2004年8月完成了国家试验,2007年俄罗斯国防部正式决定列装。2005年开始小批量生产。“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由位于乌德穆尔齐亚的沃特金斯克机器制造厂生产,其固体燃料发动机由“联盟”科学生产联合体(现为战术导弹公司分部)。运输发射车和运输装卸车则由伏尔加格勒“街垒”工厂制造。
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作战能力的未来发展包括与高精确度的R-500(3M14)亚音速巡航导弹实现一体化,后者由叶卡捷琳堡“革新者”设计局研制。R-500导弹实际上是苏联3M10(的RK-55)远程巡航导弹的常规型,后者模仿了美国“战斧”巡航导弹。3M10导弹即俄罗斯海军攻击型核潜艇所装备的射程达2600公里的“石榴石”导弹系统(SS-N-21),它以前是陆基机动式远程巡航导弹系统,后来按1987年《中导条约》的要求被裁撤。
R-500导弹配备了常规弹头,对外宣称的射程不超过500公里,以满足《中导条约》的限制。然而一些观察家认为,R–500导弹的射程可以很容易地增加到1000公里甚至更远(最大可达2500公里,取决于弹头的大小)。
2007年11月,俄罗斯陆军导弹部队与炮兵司令弗拉季米尔o扎里茨基上将说,“‘伊斯坎德尔- M’导弹系统目前完全符合《中导条约》的规定,但如果国家做出退出该条约的政治决定,我们将会提高该系统的作战能力,包括增加其射程。”R-500巡航导弹的制导系统包括一个惯性导航装置,一个GPS /“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以及一个有目标区域数据的末段光电导引头或主动雷达导引头。2007年,R-500巡航导弹在卡普斯京亚尔试验场完成了测试,俄军方宣布,2009年该导弹将成为“伊斯坎德尔”系统的组成部分。增加了R-500巡航导弹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代号为“伊斯坎德尔-K”。6枚R-500巡航导弹和垂直发射装置可以安装在原装有2枚弹道导弹的标准的9P78运输发射车上。
俄罗斯导弹最厉害是哪个
颁奖年份 获奖科学家 研究项目
1901 E.A.V.贝林(德国人) 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1902 R.罗斯(英国人) 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 N.R.芬森(丹麦人) 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 I.P.巴甫洛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 R.柯赫(德国人) 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
C.戈尔季(意大利人)
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 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 C.L.A.拉韦朗(法国人) 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
P.埃利希(德国人)
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 E.T.科歇尔(瑞士人) 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 A.科塞尔(德国人) 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 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 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 A.卡雷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 C.R.里谢(法国人) 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 R.巴拉尼(奥地利人) 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J . 博尔德特(比利时人) 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 S.A.S.克劳(丹麦人) 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1
1922
A.V.希尔(英国人)
夫(德国人)
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迈尔霍
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 F.G.班廷、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 发现胰岛素
1924 W.爱因托文(荷兰人) 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5
1926 J.A.G.菲比格(丹麦人) 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1927 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 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 C.J.H.尼科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 C.艾克曼(荷兰人)
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F.G.霍普金斯(英国人)发现维生素B1缺
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
1930 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 发现血型
1931 O.H.瓦尔堡(德国人) 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 C.S.谢林顿、E.D.艾德里安(英国人) 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4
G.R.迈诺特、W.P.墨菲、G.H.惠普
尔(美国人) 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1935 H.施佩曼(德国人) 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
H.H.戴尔(英国人)
O.勒韦(美籍德国人) 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 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 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1938 C.海曼斯(比利时人) 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
1939 G.多马克(德国人) 研究和发现磺胺药
1940
1941
1942
1943
C.P.H.达姆(丹麦人)
K;E.A.多伊西(美国人)
发现维生素
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
J.厄兰格
H.S.加塞(美国人) 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
1945
A.弗莱明、E.B.钱恩、H.W.弗洛里(英
国人) 发现表霉素以及表霉素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1946 H.J.马勒(美国人) 发现用X 射线可以使基因人工诱变
1947
C.F. 科里、G.T.科里(美国人)
B.A.何赛(阿根廷人)
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
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1948 P.H.米勒(瑞士人) 发现并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
1949 W.R.赫斯(瑞士人) 发现动物间脑的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功能
1950
E.C.肯德尔、P.S.亨奇(美国人)
T.赖希施泰因(瑞士人) 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1951 M.蒂勒(南非人) 发现黄热病疫苗
1952 S.A.瓦克斯曼(美国人) 发现链霉素
1953
F.A.李普曼(英国人)
H.A.克雷布斯(英国人)
发现高能磷酸结合在代谢中的重要性,发现辅酶A
发现克雷布斯循环(三羧酸循环)
1954
J.F.恩德斯(美国人)
T.H.韦勒(美国人)
F.C.罗宾斯(美国人)
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组织培养与组织技术的应用
1955 A.H.西奥雷尔(瑞典人) 从事过氧化酶的研究
1956
A.F.库南德、D.W.理查兹(美国人)
W.福斯曼(德国人) 开发了心脏导管术
1957 D.博维特(意籍瑞士人) 从事合成类箭毒化合物的研究
1958
G.W.比德乐、E.L.塔特姆(美国人)
J.莱德伯格(美国人)
发现一切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都是由基因逐步控制的
从事基因重组以及细菌遗传物质方面的研究
1959 S.奥乔亚、A.科恩伯格(美国人) 从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
1960
F.M.伯内特(澳大利亚人)
P.B.梅达沃(英国人) 证实了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1961 G.V.贝凯西(美国人) 确立“行波学说”发现耳蜗感音的物理机制
1963
J.C.艾克尔斯(澳大利亚人)
A.L.霍金奇、A.F.赫克斯利(英国人) 发现与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构
1964
K.E.布洛赫(美国人)
F.吕南(德国人) 从事有关胆固醇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
1965
F.雅各布、J.L.莫诺、A.M.雷沃夫(法
国人) 研究有关酶和细菌合成中的遗传调节机构
1966
F.P. 劳斯(美国人)
C.B.哈金斯(美国人)
发现肿瘤诱导病毒
发现内分泌对于癌的干扰作用
1967
R.A.格拉尼特(瑞典人)
H.K.哈特兰、G.沃尔德(美国人) 发现眼睛的化学及重量视觉过程
1968
R.W.霍利、H.G.霍拉纳、M.W.尼伦
伯格(美国人) 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1969
M.德尔布吕克、A.D.赫尔、S.E.卢里
亚(美国人) 发现病毒的复制机制和遗传结构
1970
B.卡茨(英国人)
U.S.V.奥伊勒(瑞典人)
J.阿克塞尔罗行(美国人)
发现神经末梢部位的传递物质以及该物质的贮藏、释放、受抑制机理
1971 E.W.萨瑟兰(美国人) 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
1972
G.M.埃德尔曼(美国人)
R.R.波特(英国人) 从事抗体的化学结构和机能的研究
1973
K.V.弗里施、K.洛伦滋(奥地利人)
N.廷伯根(英国人) 发现个体及社会性行为模式(比较行为动物学)
1974
A.克劳德、C.R.德·迪夫(比利时人)
G.E.帕拉德(美国人) 从事细胞结构和机能的研究
1975
D.巴尔摩、H.M.特明、R.杜尔贝科
(美国人) 从事肿瘤病毒的研究
1976
B.S.丰卢姆伯格(美国人)
D.C.盖达塞克(美国人)
发现澳大利亚抗原
从事慢性病毒感染症的研究
1977
R.C.L.吉尔曼、A.V.沙里(美国人)
R.S.雅洛(美国人)
发现下丘脑激素
开发放射免疫分析法
1978
W.阿尔伯(瑞士人)
H.O.史密斯、D.内森斯(美国人) 发现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1979
A.M.科马克 、G.N.蒙斯菲尔德(英
国人) 开始了用电子计算机操纵的X 射线断层扫描仪(简称扫描仪)
1980
B.贝纳塞拉夫、G.D.斯内尔(美国人)
J.多塞(法国人) 从事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结构的研究
1981
R.W.斯佩里(美国人)
D.H.休伯尔(美国人)、T.N.威塞尔
(瑞典人)
从事大脑半球职能分工的研究
从事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研究
1982
S.K.贝里斯德伦、B.I.萨米埃尔松(瑞
典人)
J.R.范恩(英国人)
发现前列腺素,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1984
N.K.杰尼(丹麦人)
G.J.F.克勒(德国人)
C.米尔斯坦(英国人)
确立有免疫抑制机理的理论,研制出了单克隆抗体
1985 M.S.布朗、J.L.戈德斯坦(美国人) 从事胆固醇代谢及与此有关的疾病的研究
1986
R.L.蒙塔尔西尼(意大利人)
S.科恩(美国人) 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以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
1987 利根川进(日本人) 阐明与抗体生成有关的遗传性原理
1988
J.W.布莱克(英国人)
G.B.埃利昂、G.H.希钦斯(美国人) 对药物研究原理作出重要贡献
1989
J.M.毕晓普
H.E.瓦慕斯(美国人) 发现了动物肿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源出于细胞基因,即所谓原癌基因
1990
J.E.默里(美国人)
E.D.托马斯(美国人) 从事对人类器官移植、细胞移植技术和研究
1991 E.内尔、B.萨克曼(德国人) 发明了膜片钳技术
1992 E.H.费希尔、E.G.克雷布斯(美国人) 发现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用
1993 P.A.夏普、R.J.罗伯茨(美国人) 发现断裂基因
1994 A.G.吉尔曼、M.罗德贝尔(美国人) 发现G 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
1995
E.B.刘易斯、E.F.维绍斯(美国人)
C.N.福尔哈德(德国人)
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
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增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
1996
P.C.多尔蒂(澳大利亚人)
R.M.青克纳格尔(瑞士人) 发现细胞的中介免疫保护特征
1997 S.B.普鲁西纳(美国人)
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朊蛋白(PRION)并在其致病机理的
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1998
R.F.福尔荷格特
L.J.依格那罗和F.穆莱德 发现一氧化一氮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信号分子
1999 Gunter Blobel 发现控制细胞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蛋白质
2000
阿尔维德·卡尔松(瑞典人)
保罗·格林加德(美国人)
埃里克·坎德尔(奥地利人)
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的重要发现
2001
利兰·哈特韦尔(美国人)
蒂莫西·亨特、保罗·纳斯(英国人) 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制
2002
悉尼·布雷内
约翰·苏尔斯顿(英国人)
罗伯特·霍维茨(美国人)
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作出了重大贡
献
2003
保罗·劳特布尔(美国人)
彼得·曼斯菲尔德(英国人)
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
像仪的出现
2004
理查德·阿克塞尔
琳达·巴克(美国人) 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贡献
2005
巴里·马歇尔
罗宾·沃伦(澳大利亚人) 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及其导致胃炎、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机理
2006
安德鲁·法尔
克雷格·梅洛(美国人) 核糖核酸(RNA)的干扰机制
2007
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美
国人)
马丁· 埃文斯(英国人)
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有着一系列突破性发现,
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国人)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吕克·蒙
塔尼(法国人)
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
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09
伊丽莎白-布赖克本、卡罗尔-格雷
德、杰克-绍斯塔克
研究主题是“染色体如何受到端粒和端粒酶的保护”,他们发现了由染色
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
尴尬艺术的艺术与科学
俄罗斯导弹最厉害是伊斯坎德尔导弹。
伊斯坎德尔导弹(北约的代号为SS-X-26)是俄罗斯军队装备的最先进的战役战术导弹。从1980年开始它的前身“奥卡”导弹,在阿富汗战场就锋芒毕露,更是被阿富汗游击队称之为“种族灭绝者”,可想而知其威力已经到达了什么样的地步。
伊斯坎德尔导弹为单级、固体燃料、全程制导导弹,起飞重量3.8吨,有效载荷380公斤,车载机动发射。伊斯坎德尔导弹还可搭载,集束子母弹、高爆弹、钻地弹、空气燃烧弹、电磁脉冲弹等多种战斗部。并且还可在零下50°的环境使用,更是可以做到连续3年不需进行维护保养。
导弹特点
1、命中精度高
“伊斯坎德尔”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卫星导航+景象匹配制导等多种制导方式。单独采用惯性制导时,导弹在280公里射程上的命中精度CEP约为30米;采用惯性+景象匹配制导时,命中精度CEP理论上小于2米;2007年5月29日,俄军在“伊斯坎德尔”-M导弹武器系统上发射R-500巡航导弹获得成功,监测数据显示,命中精度CEP达到1米。
2、毁伤能力强
据俄军方称,“伊斯坎德尔”导弹可携带集束子母弹(装填54枚子弹)、高爆弹、侵彻子母弹、钻地弹、空气燃烧弹和电磁脉冲弹等多种类型的战斗部,可对不同类型目标实施有效打击。俄军方还称,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突击敌防空连、反导连发射阵地、机场、指挥机构等典型目标,通常只需1~2枚导弹,毁伤能力是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2~3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伊斯坎德尔导弹
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不易欣赏。这可能会让人尴尬,这可能就是问题所在。世纪之交(1880-1920)生活在维也纳的三位艺术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奥斯卡·科科什卡(Oskar Kokoschka)和埃贡·席勒(Egon Schiele)在将艺术从创造美的目标转移到表达和唤起那些(通常仍然)被认为不适合公开展示的思想和情感的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非巧合的是,同样的环境也产生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方艺术如何逐渐接近现实的具象主义并不是天生的有趣,而是为什么和如何生活在与弗洛伊德同一时间和同一城市的一组艺术家开始描绘无意识的情感。为了使这一运动在艺术上提前结束,它有助于欣赏维也纳艺术节的知识氛围,理解情感的神经生物学,并了解我们如何看待艺术和情感。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埃里克·坎德尔在“洞察时代”承担了这项任务,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和启发性的成果。
坎德尔在神经科学领域的专长是无与伦比的:他写了一本优秀的神经科学教科书,并因其神经科学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受过精神病医生的训练。他是一位神经科学教授,不是艺术史教授,但他个人与维也纳的联系激发了他探索维也纳现代主义产生的文化和艺术理念。他于1923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我小时候被迫离开维也纳,但世纪之交维也纳的知识分子生活在我的血液中,”他写道我的心跳在四分之三的时间里。“这本书是一个伟大心灵的 *** 和智慧之间的协同作用。”
来 *** 你的食欲:Berta Zuckerkandle的沙龙经常聚集艺术家、科学家和作家。她是一位作家和艺术评论家,嫁给了维也纳医学院解剖系主任埃米尔·扎克坎德尔。克里姆特邀请埃米尔为他的一组艺术家朋友们做了一系列关于生物学和解剖学的讲座,据报道,在讲座中,他通过放映组织和细胞的显微镜切片的幻灯片,赢得了听众的喝彩。因此,克里姆特肖像中那些看起来像细胞、 *** 和胚胎学中的东西,真的是
坎德尔追溯了1900年维也纳知识界思想的交叉融合。维也纳医学院精神病学主席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t Ebing)提出了性影响日常行为的观点。后来弗洛伊德发展了他的理论,即侵略和性的强大力量可以影响行为而不进入意识。弗洛伊德本人试图从米开朗基罗和列奥纳多·达芬奇与母亲的关系以及他们成年后的情欲依恋两个方面来理解他们的艺术,但有些不成功;尽管如此,他的尝试还是鼓励维也纳艺术史学院的其他人正式发展了一种艺术认知心理学。在弗洛伊德发表《关于梦的解释》的同时,维也纳作家阿瑟·施尼茨勒介绍了内心独白,或者说意识流,通过这种独白,主人公的内心思想和情感被揭示出来。
玛格丽特·s·利文斯通博士,是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