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央视解说,里约奥运女排决赛翡翠台解说
1.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是哪个国家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是哪个国家呢
2.里约奥运会女排视频中国女排夺冠之路回顾
女排赢了!时隔12年,又一次打进了奥运会的决赛。
作为曾经的“铁榔头”,80年代女排黄金时期的代表,自2013年4月接过帅印,郎平就肩负起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重回巅峰的重任。2015年中国女排重夺世界杯冠军,与上一次距离11年之久的冠军让人们看到新一届女排的蜕变与可能。于是,人们开始期待,这支90后的新队伍是否已经在郎平的调教之下,重回世界排坛之巅;她们的竞技和精神状态也再次让人想起老女排,以及延续已久的“女排精神”。
而这一次,郎平和这些姑娘们已经做到了。
不过,在上一场战胜东道主巴西后,郎平也说: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7月24日,从北仑体育训练基地回到北京,郎平没顾上回家,就直接和队员们一起回到了中国女排的驻地天坛公寓。在结束了为期半个月的封闭集训后,她们将在这里度过奔赴里约奥运会前的最后一个星期。
“老觉得现在时间不够用。”下午才刚到驻地,晚上郎平又给大家安排了录像学习——她们要通过观摩、分析过往的比赛,为8月6日第一场小组赛,与荷兰的对战做准备。
这样的学习对队员们来说,是平日里再寻常不过的功课。想到即将出征,年轻的姑娘们士气挺高。而身为主教练,没有人比郎平更清楚,她们将要踏上的是怎样一趟不寻常的旅程:小组赛中,中国队被分在了有着荷兰、美国、意大利、塞尔维亚这几支世界强队的“死亡之组”;而这支由12人组成、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队伍中,只有3人拥有奥运经验。
这是郎平的第4次奥运之旅。从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以运动员的身份夺得金牌,到1996年、2008年以主教练的角色先后率领中国队、美国队获得银牌,她已经不需要再向人们证明什么了。但这一次,她仍然全力以赴。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出征奥运,仿佛就在昨天,时间过得太快。再次启程,这次奥运对我们来说是梦想更是承诺,意义可能更为重大。一起加油,姑娘们!”郎平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写道。
作为曾经的“铁榔头”,80年代女排黄金时期的代表,自2013年4月接过帅印,郎平就肩负起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重回巅峰的重任。2015年中国女排重夺世界杯冠军,与上一次距离11年之久的冠军让人们看到新一届女排的蜕变与可能。于是,人们开始期待,这支90后的新队伍是否已经在郎平的调教之下,重回世界排坛之巅;她们的竞技和精神状态也再次让人想起老女排,以及延续已久的“女排精神”。
在里约,这些年轻的女孩,将有望开拓出女排历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
新女排令人刮目相看
在中国女排出征里约奥运会之前,媒体最好奇的是最终12人奥运名单都是谁。被问急了,郎平会冒出一句“除了朱婷,所有的人现在都还没有决定”。朱婷参加里约奥运会的事,甚至可能在两年前就已经“决定”了。
2013年前的女排世青赛上,朱婷就荣膺最佳得分、最佳扣球以及最有价值球员(MVP)三项大奖,一战成名。国际排联在其官网用“不可思议的力量”(incredible power)来形容朱婷的横空出世。
2014年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是在里约奥运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年,经过2013年国家队大范围试训,以及女排联赛之后,郎平对国家队队员进行了重新梳理,最终确定了新一届国家队的主要构成人员。朱婷的名字毫无悬念地出现在2014年中国女排的集训名单上。同时,也更新了国家队的教练班子,一支全新的国际化医疗保障团队浮出水面,相比一年前重新上任时匆匆组队,此时的郎平已然思路清晰。
真正意义上的老将仅剩二传魏秋月和副攻徐云丽两人,加上伦敦奥运周期崛起的主攻惠若琪、副攻杨珺菁、接应曾春蕾和自由人单丹娜,近20名队员中只保留6个参加过2012年奥运会的队员。年龄最小的、来自八一女排身高两米的袁心玥,出生于1996年12月。这意味着,从2014年开始,中国女排真正走上全面年轻化的道路,也表明郎平带领女排实现年轻化的决心。
很快,年轻的队伍开始见到起色。同年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即斩获亚军,这是中国女排自1998年后的最好成绩。
这一年,1995年出生的主攻手朱婷在国家队浮出水面,她个人不但入选最佳阵容,且再次获得最佳主攻称号。此时的她,已经奠定了世界顶级主攻手的地位。不足18岁的小将袁心玥也在世锦赛上一鸣惊人,获得当年“体坛风云人物”评选的最佳新人奖。
执教仅一年多,郎平相继发掘出两大成绩亮眼的新人,球迷们开始对新女排刮目相看。
次年,年轻的中国女排将亚锦赛、世界杯冠军双双收回。这支已经远离聚光灯许久的队伍又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2015年世界杯
备战世界杯期间中国姑娘因伤病等原因,意外频出,胜利得之不易。夺冠一刻,早已身经百战的郎平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作为强者,我们必须要面对各种困难。”面对镜头,回顾赛前遭遇的种种坎坷,郎平再次哽咽。
郎平曾这样评价朱婷:“虽然我不太愿意用朱婷和我自己相比,因为时代不同,现在对运动员的要求更高,但是我觉得朱婷的进攻水平已远远超过我。”这是郎平第一次主动将一位现役运动员与当年已被神化的自己相比较。
“女排精神”不合时宜了?
在世界杯夺冠之前,中国女排已经沉寂了多年。2008北京奥运后,女排状态一直低迷,甚至在2010年世锦赛中只得到第10。
每逢大赛失利,关于“女排精神没了”的声音就不绝于耳。
早在60年代,日本排球教练大松博文“三从一大”的理念就传入了国内。正是凭借“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方法,他带领的日本女排创下了连胜175场的奇迹,日本女排也赢得了“东洋魔女”的美誉。
到了70年代,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秉承了大松的思路,也开始对女排姑娘们进行“魔鬼训练”。
为了练出球到手上就能控制住的本事,他让男陪练拿着球从高台上朝下砸,队员则站在墙角处接,接不起3个好球就不能停。因为没有闪躲的空间,队员们常常被砸得遍体鳞伤。一次,主攻曹慧英被球砸中了脑袋,当场就晕了过去,被抬回宿舍躺了3天才能下床。
练习扣球时,郎平每天早、中、晚都要各扣300次,练到最后常常是双手发麻,手臂僵硬。
当时的条件十分简陋。在郴州训练基地,排球馆是用竹子搭起来的“竹棚”,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滚打,手上腿上总是被沙土、木刺扎得血淋淋的。因为缺少训练器械,做力量训练时,只能双手搭在铁架上,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脖子上做下蹲。
这样艰苦的训练让队员们练出了扎实、全面的技术,也练得个个伤痕累累,但为了“拿冠军”这个共同的目标,大家都拼了命一般地比着练。平日里,哪里受了伤,用胶布一贴就继续训练,大家甚至开玩笑说,全队贴胶布最多的陈招娣,半年用的胶布都够做成几件衣服。
“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常人所不能忍的气,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奉行着这样的信条,中国女排拿到了难以置信的“五连冠”,成为了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成为80年代中国腾飞的象征。学习“女排精神”成为全国流行一时的口号。
陈忠和
90年代,随着老女排相继退役,女排进入低谷期。到了2001年,陈忠和接手处于低谷中的中国女排。作为曾经袁伟民时期的陪练、之后数任主教练的助理教练,上任伊始,他就重提了老女排的“竹棚精神”。在他看来,面对一批鲜有大赛经验、身体条件和基本功都不如欧美国家的年轻队员,要出成绩,苦练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在人们的印象里,陈忠和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但在队员们眼中,训练场上的他总是非常严格,达不到要求绝不能休息。为了培养队员团队作战的意识,他还沿用了老女排时期的训练方法:一人练不好,全队一起受罚。常常是一上午的训练课,每个队员都至少要换两次衣服——换下来的衣服一摸都湿透了,就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我们这一拨是练得比较狠的,我们的条件会比老女排好一些,强度不相上下。”宋妮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初两年的时间里,身为负责组织进攻的二传,她和冯坤没有休息过一个半天。本来每周训练6天半,其他队员周日还能放上半天假调整一下,但她们俩永远都在加练。
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的状态,状态难免有起伏,训练完成得不好的日子里,宋妮娜几乎天天失眠,一天吃3片安眠药,夜里还是睡不着,满脑子想的都是训练的事。
过高的训练强度,确实帮助中国女排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了优异成绩,然而也导致极高伤病率,高发的伤病后来也直接影响了成绩,赵蕊蕊等主要队员都在关键时刻因伤不得不缺席比赛。这种试图重现“老女排精神”的训练方法,最终遭到了质疑。
直到很多年过去,退役后的“黄金一代”再聚首,陈忠和才向队员们坦承,自己当年其实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北京青年报》资深体育记者李晖还记得,当时陈忠和曾这样描述自己每天的状态:“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想的还是第二天该怎样给队员练,一想就是两三个小时,第二天不到8点就又起来开始一天的训练,没有一天能松下来。”
后来,也曾有人问过陈忠和,为什么一定要练得这么苦,有没有更科学的办法?陈忠和露出了一丝有些复杂的笑容:“什么是最科学?用最短的时间拿到最好的成绩,就是最科学。”
“随着时代的不同,女排精神的本质和真谛是不能改变的,但展现的方式应该有一些与时俱进的东西了。”李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比如是不是和拼搏精神划等号的就一定得是伤病、艰苦?拼搏精神就是流血了不擦接着练吗?”
继承与创新
在“拉了一夜的抽屉”之后,2013年4月,郎平第二次接过中国女排的教鞭,她所面临的处境与她在18年前接手时惊人相似:队伍青黄不接,队员士气低落,战术打法摇摆;成绩下滑的同时,队伍也深陷种种质疑。
历史仿佛在轮回:2004年,时隔20年中国女排在希腊奥运会上重获冠军后,“黄金一代”的主力队员赵蕊蕊、冯坤、周苏红等因为饱受伤病困扰,状态严重下滑。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她们在自家门口没能如愿卫冕,摘得铜牌。随着“黄金一代”的退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新一代女排几乎重演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惨败经历,无缘四强。
郎平,又一次被组织“三顾茅庐”地请了回来。
但彼时的郎平,已和18年前大为不同。不论是在意大利排球俱乐部,还是执教美国国家队,她在收获他国排球文化的同时,屡创下不可思议的战绩。
事后郎平坦承,她并没有想过要不要去夺回世界冠军,“当时我的目标是很坚定的,为中国队培养新人,培养教练。我跟袁头儿(袁伟民)也说,我应该是老女排最后一个还在一线的了,应该为中国女排传承一点东西,留下一点东西,这么累这么重的活,咱也不能一直干啊,但是女排的东西再不传承就可惜了。大家都退休了就有心无力了。还是有一种女排情结,希望培养一些年轻队员和年轻教练,让中国女排一直保持在世界上的高水平。”
面对以90后为主的年轻一代队员,在组队之初,她就引入“大国家队” 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扩大考察范围、挖掘新人。
从2013年起,队里每次集训的大名单都在20人以上,几乎所有在联赛中表现突出的年轻球员都能得到进入国家队试训的机会。
与此同时,她一改以往“一个阵容打天下”的做法,大胆放手,根据不同等级的比赛安排不同水平和特点的球员前去练兵,“以赛代练”。尽管这使得中国队不得不因此输掉一些比赛,但这种做法不仅让主力队员有了足够的时间休息、调整,也让年轻队员得到了难得的实战机会。
不仅如此,郎平还结合自己在国外执教多年的经验,扩大了教练组规模,并引入了包括几名外籍教练在内的国际化专业团队,带领队员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体能训练和伤病康复训练。
在2014年的新一代中国女排阵容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正式组建有美国名医加盟的医疗保障团队。
其实这位美国名医,早同中国女排结缘已久。在2007年冯坤、赵蕊蕊赴美进行腿部手术时,主刀医生SherwinS.W就已被大家熟知。这位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著名外科医生曾在北京奥运周期在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担任队医,也是美国奥委会运动医学委员委员。这次受聘中国女排,则是他和郎平时隔6年后的再度合作。和SherwinS.W一起加盟中国女排的还有美国康复师ElizabethDarling,她是有多年从业经验和执教经验的资深专业人士。这也是新一代中国女排国际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央视解说员洪钢看来,这些人事与制度上的突破都得益于郎平独特的优势。“换一个人来,他也知道这样才对,但他做不到,要不来人,也要不来政策。”
“在一个运动队里,上去12个队员,后面配备的助理教练、体能、医生、后勤,起码应该是1:1,这是最少的,但是以前其他教练都做不到,因为其他教练确实没有郎平这种影响力和能力,能够跟领导去沟通。”洪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在俞觉敏执教时期,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当时全队连一个专职的体能教练都没有,一次临近大赛前,队里才加了一位美国体能教练,还是从乒乓球队临时借来的。“没编制啊。”面对如此尴尬的处境,俞觉敏也只有一声叹息。
如今的中国女排,获得的保障和支持力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更为宽松的机制,使不少极具潜力的新人脱颖而出:2013年的朱婷,2014年的袁心玥,2015年的张常宁,2016年的龚翔宇……在郎平的调教下,这些90后、95后队员们迅速成长了起来,甚至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到了主力的位置上。
这些和郎平的女儿差不多大的队员,有时候会忍不住地叫她“郎妈”。队员们无限信赖她。“她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场内场外有区别,在场上就打起120%的精神;下了场,还有自己的人生。这种感觉也是别的教练很难给予的。”队长惠若琪说。
“走出去”
朱婷
2016年里约奥运之前,关于中国女排的焦点锁定在朱婷身上。5月,土耳其女排联赛豪门球队瓦基弗银行俱乐部正式宣布,将于2016至2017赛季以超过100万美元的转会费签约2015年世界杯最有价值球员朱婷。这意味着奥运会结束之后,朱婷将远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这将是中国女排现役队员第一次出现在世界顶级的排球联赛中。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上海女排就曾考虑以千万年薪引进朱婷,天津、福建、北京等诸多俱乐部也都表达过高薪引进的意向,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没有成功。
除了朱婷外,山东女排宋美丽年初登陆土耳其甲级联赛打球,浙江女排杨舟、李静也赴印尼打球,而对于正值当打之年的中国队队员来说,能够赶赴海外打球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一名从事排球国内外引援工作多年的经纪人曾表示,“中国女排是世界前三的队伍,队员是顶级水平,很受国外俱乐部认可。”中国女排球员在国外市场很容易拿到一份“好看”的合同,但往往能够顺利“走出去”的并不多。“今年,就有很多俱乐部向我要人,有很多好的工作机会,我也联络了国内俱乐部,但年轻的球员国内俱乐部不放,年纪大的运动员有伤病国外的俱乐部不想要。”
“朱婷是在郎导的安排下签约的。”这位经纪人透露。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女排曾掀起一股“留洋潮”。先是二传冯坤有意奔赴意大利诺瓦拉打球,主攻手杨昊也加入了意大利女排甲级联赛另一豪门佩鲁贾队。一位资深排球记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那个时候,女排国手们的“留洋”是个多少有些敏感的话题,也鲜有相关的报道。
事实上,中国排球联赛引外援政策已开放多年,但国内很多有留洋意愿的球员并不享有这种自由。“走出去”依然是一个难以实现的任务。
究其原因,地方保护、全运会政策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因为缺少足够后备人才,好球员一定要“藏起来”,这导致喊了多年的“职业化”口号,球员转会制度却未有一丝改观。
李晖认为,这是排球在市场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到现在了,女排精神仍是意味着投入、付出。但从事这个项目,从接触到熟练到优秀,要花上十几年,还有伤病的代价。应该让年轻人看到,你在付出这么多之后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收入,有很好的未来。”
今年4月,中国排协在联赛总结会上公布了联赛改革思路。排管中心表示,希望通过竞赛体系的改革解决人员流动难的问题。但具体实行起来,究竟能够实现多少,是否能够有其他像朱婷一样的球员在当打之年实现转会梦想——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转会,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是哪个国家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是哪个国家呢
你问我,看比赛会流泪吗?
我说,会。
你问我,看谁的比赛会流泪?
我说,中国女排。
第一次看女排比赛,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对俄罗斯决赛,确切地说,那也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地看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以前我都是对体育不感冒的,但那次,也不知道是看了体育频道哪个宣传片被燃到了,我居然第一次为了看比赛,凌晨两点爬起来。
那场比赛,相信国人很难忘怀吧,2:0落后,但姑娘们不馁不躁,技术暂停时居然还能看到姑娘们灿烂的笑容,互相打着气,3:2,中国女排实现神逆转,俄罗斯哭了,中国姑娘们哭了,现场观众哭了,我哭了。
那一刻,我切身体会到竞技体育的魅力,从此不可自拔。是女排帮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我至今仍然感谢她。
之后就是北京奥运会,国人太希望在家门口得到一枚三大球金牌了,但这时的女排已从黄金一代变成青黄不接。还记得半决赛,女排姑娘们被巴西打得没了脾气,老爸运动员出身,资深体育迷,一边看一边叹:“哎呀,一传不到位啊,破不了强攻,光指望对手失误得分……哎……”我看不懂技战术,只能跟在一边干着急,最后中国女排被巴西淘汰,又经过一场苦战,艰难拿下一枚铜牌。赛后主教练陈忠和接受采访时,数次因为泣不成声中断采访,刚刚经历重大家庭变故的周苏红也在熟悉的体育记者面前泪如雨下,几成泪人……
这一次,我明白,体育的魅力,不只在于惊喜,还在于遗憾。
之后的伦敦奥运会周期,中国女排依然低迷,主教练几易其主却仍不见改观,曾有媒体调侃:“中国男足这么危险的主教练位置坐得稳稳的,反倒是女排教练跟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又一茬……”,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甚至都未跻身四强……
距离雅典奥运会十二年过去了,中国女排还能创造奇迹吗?很多人摇头了,队伍年轻化、大赛经验不足、技战术水平较低,热身赛数据不理想,取得过世界杯冠军,也不过是在巴西和古巴缺席的前提下,含金量似乎不那么足,总之,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支冠军队伍,以致于此次出征前来送行的球迷不过百人,与场面火爆的游泳队粉丝团们比,更显凄凉。
似乎是意料之中的,女排奥运会开场延续了里约奥运中国军团的低迷态势,奥运会小组赛遭遇三败排位老末,不得不提前遭遇巴西。巴西女排,奥运会卫冕冠军、东道主、东道主第二国球,这几个词光听着就令人闻风丧胆,更何况我们还有过赛前被对手横扫18场的连败纪录。这时纵然是最乐观、最坚定的女排球迷也开始觉得,“中国女排里约之行也就到这儿了吧!”奥运体彩甚至开出了五个点的,一切迹象似乎都表明,这是一场结局注定的比赛。
但是(哇,我头一次好喜欢这个词)
女排姑娘们就是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在先输一局的压力下,在全场震耳欲聋的嘘声中,在综合实力高出自己一个水平的对手的紧逼下,在“我就算赢不了你也要咬死你”的拼劲儿下,居然一分一分地磨,激战五局成功翻盘,3:2力克东道主巴西,随着朱婷的“一锤定音”,全巴西都为之崩溃了,全世界都为之窒息了,全中国都为之疯狂了!
你问我,看女排比赛会流泪吗?
我说,会。
你问我,每次看都会流泪?
我说,看几遍回放流几次泪。
真的,这届里约奥运会,中国军团比得真是太憋屈了,首金失手、裁判误判、成绩取消、不进决赛,也难怪网民们会被明星离婚大战吸引了去。而中国女排这绝地反击的胜利,如刘国梁提醒张继科一样提醒着国民:“嘿!醒醒!现在是奥运会!”这是史诗般的胜利,是荡气回肠的胜利,是热血沸腾的胜利,是我们,渴望已久的胜利!
后来,我们击败荷兰,挺进决赛;力取塞尔维亚,赢得冠军!
今天,似乎整个中国都在谈论着女排,奥运频道70%的逆天收视率;《新闻频道》史无前例的7分多钟的超长报道;刷爆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女排话题……别忘了,这份兴奋、这份激动、这份感动,是女排姑娘为我们带来的,为我们拼来的!
说起这群女排姑娘们,似乎她们并不符合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美女定义——
袁心玥,留着短发分头,男孩子气十足,发球时习惯发狠地喝一声“我去”,不符合“女孩子要言辞温婉”;
朱婷,身高195,扣杀狠辣、球风彪悍,尤其是她的“王之蔑视”,不符合“女孩子要文静柔弱”;
惠若琪,性子直率,赢球后要么仰天怒吼,要么放声大哭,不符合“女孩子要矜持稳重”;
丁霞,胆子极大,尤其善于发起二次进攻,非常有想法,不符合“女孩子要懂得示弱”
……
但是,我要说,你们的“传统美”逊毙了,我觉得,女排姑娘们简直美爆了!
惠若琪,虽没有网传“富二代”那么夸张,但也算家境殷实出身。面容姣好、成绩优异的她,要么可以凭自己的大长腿迈入时尚圈,要么可以上大学做白领,做个“娇娇女”,但是她却选择了最苦最累的运动员,只是源于对排球的执着和热爱。2015
年世界杯前,小惠因心脏病选择手术治疗,缺席世界杯和国家队集训,身为女排队长的她饱受质疑,但小姑娘顶着压力,在联赛当中一点点恢复,往回找状态,重新回归国家队,对塞尔维亚决赛中冠军点的一记绝杀,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摔在那些非议的人脸上。她最后抱着老大姐徐云丽的痛哭,是宣泄,是呐喊,是凤凰涅槃的重生和荣耀!惠若琪,我觉得你美翻了!
袁心玥,决赛中表现太过亮眼了!尤其是第二局袁心玥的几次拦网,为中国队创造了一个得分小高潮,完全就是“你发过来,我拦;你再发,我再拦;你还发,我扣死你”的节奏,让人看着酣畅淋漓,十分解气。
丁霞是郎导的奇兵啊,把我们的防线牢牢守住,几次救球堪称神来之笔,发起进攻也是果断大胆,敢拼会拼,这就是“你打不死我,我就打死你”的狠劲跟冲劲!袁心玥和丁霞,我觉得你俩帅呆了!
朱婷,当之无愧的MVP,得分“核武器”,一传、进攻、扣球行云流水,中国女排的瑰宝!什么叫冠军底蕴?底蕴就是当你们冲个奥运八强就觉得已经历史最好成绩了,就松劲儿了,女排姑娘们还在想“老娘世界冠军,给我怼上去!”;底蕴就是当别家球员和球迷都习惯用“人种论”为自己解释开脱时,一米九几的姑娘们却早已在一众欧美强敌中撕咬出一片黄金天;底蕴就是朋友圈里疯传的朱婷动图“王之蔑视”,摇手指、翘嘴角、眯眼睛,少废话,就一个字儿:“还、有、谁!”别解释,就一个词儿:“服、不、服!”这种霸气、这种自信,我在中国男排中没看到(抱歉,我都没看到中国男排);我在中国男篮中没看到(抱歉,我只看到被对手打哭的眼泪);我在中国男足……抱歉,我不看中国男足。(然而因为排球商业化低及体制等原因,女排姑娘们拿的工资要比男篮和男足低数十倍,真是替这帮姑娘们不值!)
朱婷,我真的、真的、真的觉得你美翻了,帅呆了,!我都想嫁给你了!
你要问我,2016里约奥运会最美的女性是谁
我会说
郎平啊!
知乎有一个提问:“你怎样评价郎平?”高票回答是:“没资格评价,她是神。”
此次里约中国女排能登顶,郎指导的运筹帷幄和神来用兵至少要占一半的功劳。在现役一线队伍中,郎平能作为唯一一名女性教练叱咤赛场,自有她的无敌和光环——
权威。在役运动员时的光辉成绩就不用罗列了,那一代老女排精神不知感染了几代人,从不看运动赛事的老妈说起排球规则一套一套的,我仅有的这点排球知识就得益于老妈指点。关键是人家退役执教的经历也是可圈可点,三次带队,三次杀入奥运决赛,带领奥运比赛前一个月集结的美国女排草台班子,居然都能一路调教夺得奥运会银牌,郎平的排球天赋和能力可见一斑。中国女排是一支有冠军底蕴的队伍,同时也是山头林立的队伍,没有权威,就没有话语权,某次国际比赛女排队员对主教练的不屑眼神就说明了一切。而郎指导的赫赫战功足以震慑各山头,从郎导获得“中国劳伦斯最佳教练员”称号后,国家队的女排姑娘们纷纷发微博祝贺,崇拜与祝福溢于言表就能看出一个字,大写的“服”!
热爱。郎平从事排球40余年,始终活跃在一线,如果不是热爱,实在无法想象还有怎样的动力能支撑她一直坚持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郎平数次因心脏病晕倒在赛场,训练中也常常顶着伤病上场亲自示范,以致训练后要跟专业运动员一样接收理疗,五十多岁的人了还经常熬夜研究技术、倒时差一线观看比赛,一天飞三个城市选拔排球苗子,之辛苦已然超出了我们凡人想象)。郎平两次执教中国女排,每次都是临危受命。第一次是1995年,郎平受国家召唤,放弃国外几十万美金的高薪,回国领一个月800块的薪水接手连亚洲杯都丢掉的中国女排,带领姑娘们拿到奥运会银牌!之后因为身体和家庭原因,她辞去国家教练一职,远走海外,并且在很多次公开场合表示过:“国家队的压力太大了,我身体真的受不了,绝对不会考虑重新执教!”(有一次陈鲁豫还补充说:“我觉得人生好多事都说不定,一切都有可能。”郎平沉吟了一会,依然坚定地说:“不可能!”)然后就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排名第五,连四强都没有进,看到昔日辉煌的女排如今兵走麦城的惨烈,作为央视解说嘉宾的郎平在休息室忍不住对着直播镜头留下了心疼的泪水:“姑娘们拼得都快流血了,怎么就是不行呢……”那份泪水也流在国人滚烫的心上啊!后来2013年,老女排的老大姐陈招娣去世,“铁榔头”郎平在微博里动情地为老友送别,那一次,郎平也意识到自己是老女排中依然身处一线的人,自己的身上依然有责任,受国家体委三顾茅庐的诚恳邀请,再加上老教练袁伟平意味深长地劝告:“国家需要你,你就不能回来?”郎平“一咬牙、一跺脚我就回国了!”有人说,这背后有多么多么诱人的利益和名望,但我认为这太过井底之见了,那时的中国女排是“烫手山芋”,能不能挺起来,谁也说不准,郎平能回来,是凭着对祖国莫大的责任感、对排球深入骨髓的热爱和对中国女排难以割舍的情感才回来的,这层境界、这份情感,已不是物欲横流中挣扎的你我能懂的。
能力。正如郎平接收采访所说:“女排精神固然重要,但光靠精神赢不了球,还得靠战术和实力。”太直率了!此次郎导的神来用人我们有目共睹,这也是对她出征前选人所遭到的外界质疑有力地回击;比赛中几次关键及时的暂停和挑战,也表现了郎平高超的阅读比赛能力和对规则的灵活运用;相比荷兰和塞尔维亚教练喜怒形于色比队员还慌张的业余表现,郎指导严肃沉稳的场外指导是给姑娘们也是给观众们的一颗速效定心丸,下场后该强调战术就强调战术:“一传到位,最后这个球给你,朱婷有数吧?”(这时候朱婷特稳地来了句“有数有数。”妥妥的放心啊!)该抚慰心理就抚慰心理:“别老想着一把打死对方,别急,一分分来,动作要准确。”该鼓舞士气就鼓舞士气:“就算是输,咱也不能让他们赢得那么容易,给我像老虎一样一口一口咬死他们!这个时候不疯,什么时候疯?”这不是郎导如有神助,而是得益于赛前几宿未眠的缜密分析和周全部署,赛后张斌问她:“赢了后,你比我们想象的要平静,为什么不欢呼?”郎平说:“太累了,没劲儿了……”
讲实话,郎平也不是我们传统价值观里的标准女性,身材过于高大(一米八四),五官也不甚突出(长期高压,甚至有些凶狠),事业太过强大(国际女排教练中唯一女性,你说牛不牛),无暇照顾家庭(曾经鲁豫问她:“会替女儿照看孩子吗?”郎平特不屑:“我才不呢,干不了那活儿,我饭还不会做呐!”)
但是,当郎指导一脸自信,举起双手庆祝胜利的那一刻,我以为,她的美,盖过任何一个女明星!
有人说,感谢中国女排撑起了我国三大球的一片天,我深不以为然,篮球和足球的天需要他们自己去撑,女排没这义务,也没这能力。我们要感谢的,是郎平和女排姑娘们,用她们的力量和智慧,重新定义了中国现代女性的美;用她们的初心和坚持,在男权世界中独树一帜做到优秀甚至卓越;用她们的努力和拼搏,再次诠释了中国女排精神;用她们的胜利和荣耀,用三场失败和三场胜利,教会了国人做人。
今夜为你们鼓掌,中国女排!
今夜为你们喝彩,中国女性!
里约奥运会女排视频中国女排夺冠之路回顾
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是中国。2016年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主会场是马拉卡纳体育场,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共有12只球队参赛,分别是巴西、俄罗斯、日本、韩国、阿根廷、喀麦隆、美国、中国、塞尔维亚、意大利、荷兰、波多黎各。
2016年奥运会申办进程于2007年5月16日启动,所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员国所管辖范围内城市均可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办意愿。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圣火交接仪式在希腊泛雅典体育场举行。里约热内卢奥组委主席卡洛斯·亚瑟·努兹曼从希腊奥委会主席手中接过奥运会圣火点燃火种灯。
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纳瓦勒·穆塔瓦基勒共同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科帕卡瓦纳海滩揭晓了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会徽。会徽内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腿相连,组成里约面包山形象,设计基于富有感召力的力量性、和谐的多样性、丰富的自然性和奥林匹克精神极大理念。
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开局并不顺利,中国女排在首场比赛中遭遇了一场惊险的五局大战。对手荷兰女排一度领先,但中国女排在关键时刻发挥稳定,最终以3比2险胜对手。
小组赛全胜,女排晋级八强
在接下来的小组赛中,中国女排迎来了三场连胜,分别战胜了塞尔维亚、波多黎各和意大利。这三场胜利让女排顺利晋级八强,成为小组头名。
八强淘汰赛,女排轻松晋级四强
在八强淘汰赛中,中国女排对阵巴西女排。这是一场备受关注的比赛,毕竟巴西女排是主场作战,而且在过去的比赛中一直给中国女排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以3比1轻松晋级四强。
半决赛,女排逆转战胜荷兰女排
在半决赛中,中国女排再次遭遇了荷兰女排。这场比赛同样是一场激烈的五局大战,中国女排在前三局中落后,但是在第四局中迎来了反击。最终,中国女排以3比2逆转战胜荷兰女排,晋级决赛。
决赛,女排夺得奥运会冠军
在决赛中,中国女排对阵塞尔维亚女排。这是一场备受瞩目的比赛,毕竟中国女排在过去的比赛中一直没有战胜过塞尔维亚女排。但是,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以3比1战胜对手,夺得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