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谷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程预告

文章内容

丹麦打英格兰历史,丹麦击败英格兰

tamoadmin 2024-06-09
1.英国历史上被入侵过几次,分别是谁入侵?2.你知道在历史上英国都被哪些国家入侵过吗?3.英国历史一4.英国的四次被入侵的战争的概况5.历史上有哪些国家曾经侵入

1.英国历史上被入侵过几次,分别是谁入侵?

2.你知道在历史上英国都被哪些国家入侵过吗?

3.英国历史一

4.英国的四次被入侵的战争的概况

5.历史上有哪些国家曾经侵入过英国?

6.求英格兰和苏格兰战争历史?为什么侵略

丹麦打英格兰历史,丹麦击败英格兰

1066年的诺曼征服英国的战争发生在公元11世纪中叶的黑斯廷斯战役,是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为争夺英国王位而发动的一场战争。这场诺曼人意在征服英国的战争以英国大封建主哈罗德中箭身亡,威廉的胜利而告终。它既是诺曼人对外扩张的继续,又是西欧同英国之间的又一次社会大融合,对英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岸外的大西洋中,由不列颠群岛组成。1002年,英国国王埃塞尔雷德娶诺曼底公爵的妹妹埃玛为妻。1013年,丹麦国王斯文(八字胡王)征服整个英国,埃塞尔雷德携妻儿仓皇逃往诺曼底。丹麦人的王国很快衰落,克努特二世死后王位空悬。英格兰贵族推举流亡在诺曼底的爱德华王子为合法继承人,并于1043年为其加冕。爱德华国王娶英格兰大贵族戈德温之女为妻,但他在朝中重用诺曼人,遂使诺曼人的外来势力同以戈德温为代表的英国本土势力之间矛盾激化。

威廉对英国王位的觊觎由来已久。1051年,他在访问伦敦时,就与表兄弟、英王爱德华讨论过王位继承问题。爱德华无子,对威廉的要求没有提出异议。哈罗德也曾许诺日后奉威廉为王。

爱德华国王于1066年1月病逝,临终前却让哈罗德为王位继承人,英国政治机构的核心贤人会议也决定由哈罗德继承王位。不久,哈罗德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称王。这对威廉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决定用武力夺取王位,征服英国,建立自己的王国。

为创造有利的形势,威廉派使节游说当时最有影响的封建领袖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向他们控告哈罗德背信弃义,是一个篡位者和发伪誓的人。教皇支持威廉的行为,还赐给他一面“圣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帮助威廉夺回王位。丹麦国王出于个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便拼凑出一个反对哈罗德的松散联盟。为解除后顾之忧,他与东面的弗兰德人订立同盟,在西面征服了布列塔尼,在南部占领了梅因。这一切为他入侵不列颠创造了有利条件。1066年春,他在里里波尼城召开封建主会议,制定进攻英国的方案。

同威廉的积极活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罗德却无所作为,对威廉外交活动的战略意义毫无觉察,这就在战争过程中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被动局面。

就兵力对比来看,双方基本是势均力敌,各有所长,但哈罗德准备不足。诺曼底地处欧洲大陆,进入封建社会早于英格兰。威廉是诺曼底最大的封建主,下有伯爵、主教、骑士等诸多封建附庸,随时听候威廉的号令出征打仗。威廉纠集起一支6000多人的精锐部队,渡海所需的500余艘船只也很快制造完毕。

哈罗德的有利之处是以逸待劳、内线作战;不利的是,由于封建化水平低,军事制度相对落后,机动性差,再加上爱德华在位时,曾将英格兰的舰队解散,从而使哈罗德缺少在海上打击威廉的力量,防御纵深大大缩小。

1066年8月初,威廉的进攻准备基本就绪,军队在第费斯河口集结待命。12日原本准备向不列颠进发,但为恶劣气候所阻。非常凑巧的是,在威廉的大军被天气所阻的这一个月内,英格兰发生了一场战争,这意想不到的插曲无疑是上天对威廉的恩赐。封建主托斯蒂格为哈罗德夺走了自己的伯爵领地而起兵反叛,挪威国王哈拉尔德三世怀着个人野心同托斯蒂格联手行动。他们曾兵临英格兰北部重镇约克城下,但终为哈罗德所败。

就在哈罗德获胜的次日,即9月27日午夜时分,威廉的远征军乘着凉爽的南风驶向海峡对岸。28日早上9时未遇任何抵抗便在佩文西湾登陆。此时,英格兰东南沿海地区门户大开,直到伦敦都无重兵防守,因为哈罗德正在约克庆祝自己的胜利。

10月1日,哈罗德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飞马赶回伦敦。由于事发突然,哈罗德来不及大规模动员,手下兵力只有未获充分休整的5000余人迎击威廉。

10月11日,哈罗德从伦敦出发,13日夜到达黑斯廷斯附近的一处高地宿营。威廉的远征军此时也已赶到黑斯廷斯,双方在此遭遇。一场激战,也是威廉征服战争中决定性的一战就这样开始了。

哈罗德选择威尔登山地的山背最高处作为统帅部所在地,将亲兵部署在峰顶两侧,在中央构成坚固的防守,两翼则是民兵把守。持矛、斧的步兵,肩靠肩、盾靠盾构成严密的方阵。威廉将军队分成左中右三路,每一路又分三个方阵,第一线是弓箭手,第二线是重装步兵,第三线是骑兵。他亲自指挥中央的诺曼底战士,并在队前打起教皇赐予的“圣旗”。

14日上午9时,号角齐鸣,战斗开始。诺曼人排成一线,沿山坡向山顶推进。当两军接近时,诺曼弓箭手开始射箭,英格兰人凭借盾牌护身,用长矛、标枪、战斧向敌人发起冲击。英军居高临下,兵器锐利,给诺曼人严重杀伤。威廉左翼开始向山下败退,中央的诺曼人也受到影响后退。在混乱之中,威廉坠马,但他马上恢复镇静,跃上另一匹马,大声高呼:“请大家都看着我,我还活着!上帝会保佑我们胜利!”诺曼人停止败退,重整旗鼓,在威廉指挥下,由骑兵在前,步兵随后,向英军发起第二次进攻。结果仍无法突破对方密集的防线。此时,威廉改变战术,用佯败将敌人引开坚固有利的阵地,诺曼人向后退到谷底、上山,待敌人追击时,居高临下予以痛击。哈罗德没有识破这一计谋,追击时损兵折将,实力受到削弱。威廉抓住这一战机发动最后反攻。哈罗德中箭身亡,英军阵脚大乱,全线崩溃。黑斯廷斯战役以威廉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乘决战胜利的威势,威廉率军长驱直入,先后占领坎特伯雷、韦斯特汉姆、西尔、吉尔福德等地,接着又横扫北部。伦敦投降代表向威廉表示屈服,并奉他为国王。1066年圣诞节,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为英国国王。

诺曼征服战争以威廉的胜利告终,从此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底王朝。威廉的胜利,取决于他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他有明确的大战略,即以外交孤立哈罗德;有周密的战争计划,并能在决战中适时调整战术,使用计谋,出奇制胜。在对己不利的地形上连续两次发动进攻,导致惨重伤亡,这表明威廉并无指挥天才。所幸的是,他能临危不乱,在己方部队败退、险些“群龙无首”之际果断指挥,重整旗鼓。

反观哈罗德,他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战略头脑,如忽视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对处理突发事件缺乏远见、没能广泛动员民兵;没能把这场战争当作一场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自卫战争来对待;在战役指挥上,英勇果敢有余,用兵计谋不足,不能抓住战争中的有利时机进行彻底的歼灭战。

诺曼征服战是先进社会集团对落后社会集团的战争。威廉的胜利不仅把西欧大陆的封建制度移植到英国,而且在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方面改变了英国的面貌,使英国同西欧大陆更紧密地融为一体。

英国历史上被入侵过几次,分别是谁入侵?

英国(或是大不列颠群岛)最早可查的民族是凯尔特族(约公元前750年),他们在群岛南部建立定居点,公园43年,英国南部被罗马帝国征服,其部分原住民被驱赶往北部山区。(这算不算打败仗?0 0)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罗马军队和官员纷纷撤出群岛。造成的势力真空,再次被由中欧平原的日耳曼民族征服,成立了7王国,随后被英格兰王国统一,而原住民再次被驱赶,这次除了北方山区,还被赶往爱尔兰岛(应该也算败仗0 0)群岛的主人又变了。

公元9世纪,占领群岛的日耳曼人开始面临维京海盗(丹麦的)的入侵,在1013年—1042年,英格兰王国被纳入丹麦王朝统治下,后得到复辟。

公元1066年,于黑斯廷斯战役,英格兰王国战败,诺曼人(诺曼底撤退的那个诺曼)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诺曼人入主群岛,其官方语言也变为法语)

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诺曼人成为英国之后,由于同时也是法国诺曼公爵,一直窥视法国王位。引发百年战争,百年战争以英国的失败而告终,英国一无所获、丧失几乎所有的法国领地,之后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

英西战争(1585年–1604年)就是无敌舰队那次的,应该算平手。为什么呢?因为无敌舰队覆灭之前,西班牙远远强于英国,覆灭之后,两国战力相当,而且最后都彼此妥协了。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始于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西班牙及荷兰加入战争对抗英国,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英属北美洲之外。同时,许多印地安人为双方打仗。在战争中,英国能够利用他们在海军上的优势以占领殖民地的临海城市,但无法有效控制乡村。随着法国海军在乞沙比克城的胜利导致英国军队在1781年的约克镇围城战役中投降。1783年订定的巴黎条约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埃及纳赛尔政府为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而引起英法和以色列的不满,导致后者侵入前者领土——西奈半岛。但不久就迫于国际压力而撤兵,从此英法丧失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

你知道在历史上英国都被哪些国家入侵过吗?

英国在历史上一共被入侵过4次,分别是罗马军团入侵,日耳曼人入侵,丹麦人入侵和诺曼底入侵。

1、罗马军团的入侵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然而很不幸的是均被不列颠人击退。看来此时的不列颠人还是很顽强的,两次入侵不列颠都没有成功,罗马皇帝还是不死心。于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亲率大军成功入侵不列颠,将不列颠划入罗马帝国的版图来管辖。

在罗马人统治的英国东南地区,罗马人和凯尔特人上层贵族抢占部落的土地,建立起奴隶制田庄,把凯尔特人和战俘变成奴隶,并强迫他们从事劳作。更为悲惨的是奴隶贩子还把奴隶贩卖到欧洲大陆。

此时的不列颠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被当做牲口贩卖,这也激起了不列颠人的反抗意识,经过300多年的反抗斗争才把罗马人赶跑。

2、日耳曼人入侵

罗马人被赶跑后,盎格鲁撒克逊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他们洗劫了城镇和乡村,有的不列颠人被杀戮或沦为奴隶,有的被驱赶到偏远山区,或被入侵者同化,形成后来的英吉利人。强盗是走了一波,又来了一波,而且虐待不列颠人一次比一次更狠。

3、丹麦人入侵(维京海盗入侵)

从8世纪末开始,维京海盗屡屡入侵英国。到9世纪末,维京海盗已在大不列颠岛上建立大片居留地。为抗击维京海盗,威塞克斯王国国王埃格伯特于827年统一不列颠岛上的七国,建立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然而,英吉利王国的实力还不能完全赶走丹麦的维京海盗,在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屈辱的割地条约,将英吉利东北部割让给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虽然后来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但是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率军占领英国并自任为英国国王。

丹麦是维京海盗的庇护国,维京海盗向丹麦国王纳贡,并替国王到处抢占地盘。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维京海盗,到处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包括北欧国家、波罗东海沿岸、地中海沿岸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时欧洲国家的噩梦,近在咫尺的不列颠当然也不会放过。

丹麦人占领期间,由于战争频繁,课税繁重,特别是沉重的"丹麦金",使自由农民纷纷破产,沦为依附农。国王以诏书的形式把土地册封给教俗贵族,并给教俗地主以"特恩权",即对领地内的依附农民实行政治、经济、法律等全面统治的权力,这些措施加速农民的农奴化。

4、诺曼底入侵

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丹麦维京人后裔)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由此建立。从此英国变得强大,逐渐从偏居一隅的欧洲小国成为欧洲的中心,避免了被欧洲其他民族的继续入侵。

扩展资料

英国被入侵都能成功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是地理原因,因为英国沿海地区多为平坦无险可守的地形,可以为入侵者入侵提供极大的帮助;

第二点是国家凝聚力原因,当时英格兰岛内没有统一的政权,多为小国并立,没有办法组织起团结统一强大的队伍去对抗侵略者,并且当时英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没有办法集中财力物力构建一个统一团结的海军进行抵抗;

第三点原因是阶级原因,这点和第二点很像,当时的英国属于荒野之地,而岛外的世界已经发展的非常强大,

参考资料英国历史年表_百度百科英国历史_百度百科

英国历史一

1、罗马战队的入侵

公元55和前54年,G.J.凯撒两次率罗马战队入侵不列颠,殊不知很遗憾的是均被不列颠人击败。来看这时的不列颠人或是很坚强不屈的,2次入侵不列颠都没有取得成功,罗马皇上或是心不甘。于公年43年,罗马皇上克劳狄一世率兵精兵取得成功入侵不列颠,将不列颠划归罗马王国的疆域来所管。

在罗马人执政的英国东南地域,罗马人和凯尔特人顶层皇室占领部族的土地资源,创建起奴隶社会田庄,把凯尔特人和俘虏变为奴仆,并逼迫她们从业辛勤劳动。更加凄惨的是奴仆商贩还把奴仆售卖到欧洲内地。这时的不列颠人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常生活,被作为牲畜售卖,这也激发了不列颠人的抵抗观念,通过300很多年的抵抗抗争才把罗马人赶走。

2、日耳曼人入侵

罗马人被赶走后,盎格鲁撒克逊人等日耳曼部族从5新世纪中期起相继入侵不列颠。她们洗劫一空了乡镇和农村,有的不列颠人被屠戮或沦落奴仆,有的被驱逐到偏僻山区地带,或被入侵者同化作用,产生之后的英吉利人。劫匪是离开了一波,来了一波,并且凌虐不列颠人一次比一次更猛。

3、丹麦人入侵(维京海盗入侵)

从8世纪初逐渐,维京海盗屡次入侵英国。到9世纪初,维京海盗已在大不列颠岛上创建大面积居留地。为抵御维京海盗,威塞克斯王国国王埃格伯特于827年统一不列颠海岛的七国,创建统一的英吉利王国。殊不知,英吉利王国的整体实力还无法彻底赶跑丹麦的维京海盗,在879年,阿尔弗烈德老大和丹麦人签订耻辱的割让土地条约,将英吉利东北部地区割地给丹麦所管,称之为"丹麦区"。尽管之后阿尔弗烈德老大的后继者慢慢占领丹麦区,可是11新世纪初丹麦人重新来过,丹麦君王克努特圣帝率军攻占英国并自任为英国君王。

丹麦是维京海盗的庇佑国,维京海盗向丹麦君王纳贡,并替国王四处占领地界。在历史上臭名昭着的维京海盗,四处滥杀无辜,所在之处包含北欧我国、波罗东海沿岸地区、地中海沿岸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变成那时候欧洲我国的恶梦,近在眼前的不列颠自然也不会忽略。丹麦人攻占期内,因为战事经常,课税繁杂,尤其是很大的"丹麦金",使随意农户陆续倒闭,沦落依附于农。君王以谕旨的类型把土地资源册立给教俗皇室,并给教俗大地主以"特恩权",即对城池内的依附于农户推行政冶、经济发展、法律法规等全方位执政的权利,这种方法加快农户的农奴化。

4、诺曼底入侵

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丹麦维京人后代)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一年10月进到伦敦,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世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皇朝从而创建。此后英国越来越强劲,慢慢从偏居一隅的欧洲领国变成欧洲的核心,防止了被欧洲别的中华民族的再次入侵。

英国的四次被入侵的战争的概况

1.英国的历史

英国历史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 *** ,王权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2.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

(1)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分)②史书典籍,是中华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2分)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分)(2)①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④正确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提高文化鉴别能力。

⑤正确处理好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答出3点即可,满分6分)。

3.英国历史及其简介

英国包括大不列颠(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是欧洲共同体12个成员国之一。

它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国是由不列颠群岛中大部分岛屿组成的,其中第一大岛是大不列颠,第二大岛上有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

苏格兰西部沿海有一个叫做赫布里底的大群岛。苏格兰本土的东北沿海有奥克尼群岛和萨得兰群岛。

上述这些群岛都与本土有行政上的关系,但爱尔兰海上的马恩岛以及大不列颠与法国之间的海峡群岛则基本上自治,不是联合王国的组成部分。 英国的面积大约为242500平方公里(93600平方英里),从南部海岸到苏格兰的最北部差不多将近1000公里(约600英里),横向最宽处差不多将近500公里(约300英里)。

"Britain"这个词起源于希腊和拉丁词,而最终可能追溯到凯尔特语。尽管用"史前时期"这一尺度来衡量时,凯尔特人也是稍后才来到不列颠群岛的(在此之前的那些文明就已创造了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筑遗址和圆形巨石阵这样的著名历史遗迹),但是有关英国历史的文字记载毕竟还是从讲述凯尔特人开始的。

"凯尔特"这个词语相当普遍地经常用来区分不列颠群岛的早期居民和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侵者。 罗马人的统治从公元43年起延续了300多年。

在罗马人于408年最后撤走之前,该岛开始遭到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侵扰,经历了一段日趋混乱的时期。"England"这个词正是从"Angles"而来的。

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侵扰逐步变成了定居,并建立了许多小王国。不列颠人在如今的威尔士和康沃尔地区独立生存下去。

这些小王国中出现了力量较强称霸全国的王国,先是在北方(诺森布里亚王国),然后在中部(麦西亚王国),最后在南方(西撒克斯王国)。但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海盗接着入侵英国并定居下来,尽管在10世纪时西撒克斯王朝曾击败过入侵的丹麦人并一度称霸英格兰的广大区域。

1066年发生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此定居。

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成为贵族的语言,法律结构受到了英吉利海峡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响,社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威尔士虽然常常处于英格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但一直是凯尔特人的堡垒。

然而在1282年卢埃林王子阵亡之后,爱德华一世发动了一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把威尔士置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威尔士人的民族情绪继续高涨,15世纪初由欧文·格林德领导的起义便说明了这一点。

1536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 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

公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苏格兰人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定居。洛锡安住着英格兰人,而威尔士不列颠人则继续北上来到斯特拉思克莱德。

9世纪时,苏格兰各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北欧海盗。在整个中世纪,英格兰当时强大的君主国一直威胁着苏格兰的独立。

英格兰与苏格兰最终的联合表明,当时宗教上的差异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视更加至关紧要。在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由苏格兰詹姆斯六世(英格兰詹姆斯一世)继位。

即使如此,英格兰和苏格兰除了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时一度被强行联合在一起,在17世纪它们一直是相互独立的。到1707年,由于意识到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合会带来益处,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大不列颠议会。

苏格兰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区。但是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这两位汉诺威王室新教徒统治期间,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詹姆斯二世党人发动过两次叛乱,试图恢复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室。

爱尔兰在公元前就出现了许多王国,但爱尔兰并没有能免受北欧海盗的侵犯,到公元10世纪时竟成了北欧海盗的一统天下。 1169年英格兰的亨利二世发动对爱尔兰的入侵。

英格兰籍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予亨利二世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因为他急于想使爱尔兰教会完全顺从罗马。爱尔兰大部分地区都落到了盎格鲁—诺曼权贵手中,但是在中世纪英格兰几乎没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辖权。

都铎王朝的几位君主干预爱尔兰的倾向要强烈得多。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对爱尔兰造反者发动过一系列战役。

'抵抗运动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乌尔斯特省,1607年由于抵抗运动失败以及***出逃,乌尔斯特变成了来自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移民聚居地区。 由于英国内战(1642~1652),爱尔兰又爆发了多次起义,但都被克伦威尔镇压下去。

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废黯之后,英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战争更是不断。18世纪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和平时期。

18世纪末,英国 *** 为谋求稳定作出了多方努力。1782年,爱尔兰议会(建立于中世纪)获得立法自 *** ;在宪法上与大不到颠的唯一纽带是王国 *** 。

然而,该议会仅仅代表少数盎格鲁-爱尔兰特权阶层,天主教徒被排斥在外。1798年发生了一次起义,但没有成功;1801年,爱尔兰与大不列颠联合为一体。

虽然1916年都柏林民族起义者的起义遭到了镇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未期,一股称为爱尔兰共和军的游击力量开始对英国当局采取军事。

历史上有哪些国家曾经侵入过英国?

英国在历史上一共被入侵过4次,分别是罗马军团入侵,日耳曼人入侵,丹麦人入侵和诺曼底入侵。

1、罗马军团的入侵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然而很不幸的是均被不列颠人击退。看来此时的不列颠人还是很顽强的,两次入侵不列颠都没有成功,罗马皇帝还是不死心。于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亲率大军成功入侵不列颠,将不列颠划入罗马帝国的版图来管辖。

在罗马人统治的英国东南地区,罗马人和凯尔特人上层贵族抢占部落的土地,建立起奴隶制田庄,把凯尔特人和战俘变成奴隶,并强迫他们从事劳作。更为悲惨的是奴隶贩子还把奴隶贩卖到欧洲大陆。

此时的不列颠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被当做牲口贩卖,这也激起了不列颠人的反抗意识,经过300多年的反抗斗争才把罗马人赶跑。

2、日耳曼人入侵

罗马人被赶跑后,盎格鲁撒克逊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他们洗劫了城镇和乡村,有的不列颠人被杀戮或沦为奴隶,有的被驱赶到偏远山区,或被入侵者同化,形成后来的英吉利人。强盗是走了一波,又来了一波,而且虐待不列颠人一次比一次更狠。

3、丹麦人入侵(维京海盗入侵)

从8世纪末开始,维京海盗屡屡入侵英国。到9世纪末,维京海盗已在大不列颠岛上建立大片居留地。为抗击维京海盗,威塞克斯王国国王埃格伯特于827年统一不列颠岛上的七国,建立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然而,英吉利王国的实力还不能完全赶走丹麦的维京海盗,在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屈辱的割地条约,将英吉利东北部割让给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虽然后来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但是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率军占领英国并自任为英国国王。

丹麦是维京海盗的庇护国,维京海盗向丹麦国王纳贡,并替国王到处抢占地盘。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维京海盗,到处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包括北欧国家、波罗东海沿岸、地中海沿岸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时欧洲国家的噩梦,近在咫尺的不列颠当然也不会放过。

丹麦人占领期间,由于战争频繁,课税繁重,特别是沉重的"丹麦金",使自由农民纷纷破产,沦为依附农。国王以诏书的形式把土地册封给教俗贵族,并给教俗地主以"特恩权",即对领地内的依附农民实行政治、经济、法律等全面统治的权力,这些措施加速农民的农奴化。

4、诺曼征服

以诺曼底公爵威廉(约1028~1087)为首的法国封建主对英国的征服。1066年初,英王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在位)死后无嗣,威塞克斯伯爵哈罗德二世被推选为国王。威廉以爱德华曾面许继位为理由,要求获得王位。

1066年9月末,威廉召集诺曼底、布列塔尼、皮卡迪等地封建主进行策划,率兵入侵英国。英王哈罗德迎战。10月14日,双方会战于黑斯廷斯。英军战败,哈罗德阵亡,伦敦城不战而降。12月25日,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征服者)。诺曼王朝(1066~1154)开始对英国的统治。残存的英国贵族顽强抵抗,均遭残酷镇压。1071年,威廉一世巩固了他的统治,获得征服者的称号。

诺曼征服加速英国封建化的进程。威廉一世建立起强大的王权统治,没收反抗的盎格鲁萨克逊贵族土地,分封给随他而来的法国封建主。受封者要按照土地面积的大小,提供一定数目的骑兵,并亲自率领他们为国王作战。大封建主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再分封给下级,也要求他们提供骑兵。

通过这种土地分封建立起封建土地的等级所有制。威廉一世还极力摆脱教皇对英国教会的干涉,把英国教会控制在自己手中。威廉一世主要依靠法国贵族进行统治。在统治机构、法律上仍沿用英王旧制。

1086年,他召集封臣,令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礼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国封建主都须以对国王效忠为首要义务的原则,同年还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调查。诺曼征服后,在英国出现了封建庄园,封建领主是庄园最高统治者,大部分农民丧失人身自由,沦为农奴。

扩展资料

诺曼征服意义:

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结束,诺曼底王朝建立。古英语的发展进入低谷。由于诺曼底人在建国之初,就对法国国王承诺臣服法国、说法语,因而诺曼征服后的政府用语为法语。

1、政治制度

保留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习惯法,将原有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三十六个郡(shires)。以诺曼人的政治机构王廷(curia regis),取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原有的贤人会( witenagemot or witena gemot)。

王廷由主教、修道院院长、大地主组成,每年召开三次会议,但国王能随时召开。除此之外,国王另有由亲信组成的内圈组织,称为小会议(small council)。王廷则扩大成为后来的国会,小会议演变为政府。

2、英法关系

英国再次融入欧洲大陆,在政治上依附法国,经济上虽然独立,但与低地国家(今荷兰、比利时)的贸易量逐年递增——这是后来英国复兴、觊觎法国领土,并引发英法百年战争的主要因素。

正因为政治上依附法国,英国才与法国一起参与了十字军东征。而兼任英国国王的诺曼底公爵一直觊觎法国王位,这也成为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百度百科-诺曼征服

百度百科-英国历史年表

百度百科-英国历史

求英格兰和苏格兰战争历史?为什么侵略

1、德国

二战时候,德军对英国的狂轰滥炸,差点让英国人崩溃

2、法国

拿破仑时候,曾数次进攻英国,但总因为一水之隔无功而返

3、丹麦

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出现了宗教文学。僧侣们用拉丁文写书,其中比德所著的《英国人民宗教史》(731年完成)既有难得的史实,又有富于哲理的传说,受到推崇,并译成了英文。 此后,丹麦人入侵,不少寺院毁于兵火,学术凋零。

4、诺曼人

1066年诺曼人入侵,带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也带来了一批说法语的贵族。古英语受到了统治阶层语言的影响,本身也在起着变化,12世纪后发展为中古英语。文学上也出现了新风尚,盛行用韵文写的骑士传奇,它们歌颂对领主的忠和对高贵妇人的爱,其中艺术性高的有《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它用头韵体诗写成,内容是古代亚瑟王属下一个“圆桌骑士”的奇遇。

5、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

5世纪时,原住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侵入英国,他们的史诗《贝奥武甫》传了下来。诗中的英雄贝奥武甫杀巨魔、斗毒龙,并在征服这些自然界恶势力的过程中为民捐躯。它的背景和情节是北欧的,但掺有基督教成分,显示出史诗曾几经修改,已非原貌。按照保存在一部10世纪的手抄本里的版本来看,诗的结构完整,写法生动,所用的头韵、重读字和代称体现了古英语诗歌的特色。

罗马帝国衰落以后,来自北方的部落一次次地南下侵扰不列颠,甚至直抵伦敦城下。407年,一位名叫君士坦丁的将军带着不列颠的兵团前往大陆企图争夺帝位,此后罗马军队再也没有返回英伦三岛。岛上罗马化的不列颠人匆匆组织起自己的管理机构和防务,以抵御那些从未被罗马征服过的北方同胞。450年前后出现了一种新敌人:来自易北河口和丹麦南部沿海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这三个日耳曼部落在不列颠岛登陆并定居下来,一方面掠夺不列颠人为奴,另一方面与这些被征服者一再混血通婚,形成了变化无穷的血统组合,最终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集团:盎格鲁-撒克逊人。

到公元七世纪,在不列颠群岛中部和南部形成了七个盎格鲁-撒克逊王国:诺森布里亚、默西亚、东盎格利亚、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和肯特。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和吞并、联姻和继承--中间杂以丹麦人的大规模入侵,位于南方的威塞克斯王国逐渐强大起来。973年,在彻底驱逐了丹麦人势力、吞并了不列颠岛中部的"丹麦区"后,威塞克斯王国的埃德加国王在古罗马人留下的温泉疗养胜地巴斯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加冕典礼,后世认为这标志着统一的英格兰王国的诞生。

那些不肯屈服于盎格鲁-撒克逊统治的不列颠人逐渐向不列颠岛的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后退,前两者与原住民结合,形成了后来的威尔士人和康沃尔人。向北撤退的不列颠人来到"哈德良长城"以北的地区,和北方同属凯尔特族的皮克特人融合,慢慢形成了后世的苏格兰人。大约在公元840年,肯尼思·麦克阿尔宾成为苏格兰南方势力最强大的首领。他于847年在一块方形的大石头(斯康石)上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从而创建了苏格兰的第一个朝代--阿尔巴王朝。但是比起南方的英格兰王国来,这时的苏格兰王国更像是多个部落的聚合体。直到十一世纪时,苏格兰才演变为英格兰那样的封建国家。

1018年,苏格兰王国击败诺森布里亚王国,夺取了其北部的洛锡安地区。此举对后世苏格兰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把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边界固定在现今的位置,而且还使得苏格兰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凯尔特人国家。盎格鲁人已经在洛锡安地区居住几百年,这里被并入苏格兰后,成为整个王国土地最肥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苏格兰的首都爱丁堡也坐落在这里。由于这些重要的地位,盎格鲁人所使用的语言--一种和英语极其相似的日耳曼语--开始在苏格兰南部地区广泛流行,演变为今日的低地苏格兰语(Scots)。苏格兰吞并洛锡安地区后,开始受到南方封建势力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诸侯集团,他们与英格兰贵族有密切的关系,并在两国都有大量的地产。罗伯特·布鲁斯在约克郡有9万英亩土地,他的政治对手约翰·巴里奥尔在英格兰和诺曼底都拥有土地。

1066年诺曼人入侵英国之后的两百年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关系基本上是友好的,只是偶尔因苏格兰干涉英格兰内政而有所中断。两国之间有一大条荒僻沼泽地带阻止它们的互相侵犯。比起英格兰来,苏格兰较为贫穷,它离欧洲的商业中心更远,而且它的西部和北部有大片人烟稀少的部落地区。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室经常联姻,嫁到爱丁堡的英国公主将欧洲贵族文化传到了苏格兰。

阿尔巴王朝末代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和他年轻的女儿死后,十几家苏格兰贵族开始争夺王位。这些诸侯大多在英、苏两国同时拥有土地,因此请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来进行仲裁。爱德华支持约翰·巴里奥尔的要求,同时宣布自己为苏格兰的宗主。但是苏格兰贵族随即组成了一个由12人组成的议事会,基本架空了约翰的权力,并向外寻求盟友。

1295年,苏格兰贵族代表秘密地与法国签订了同盟条约,即"老同盟"(Auld Alliance)。爱德华一世在翌年废黜了巴里奥尔,让苏格兰贵族对他宣誓效忠,并将历代苏格兰国王加冕的"斯康石"运回了伦敦。1297年,一个小贵族威廉·华莱士发动反抗,召集起一支由农民和市民组成的军队,在斯特灵会战中击败了英军。1298年爱德华率军亲征,在福尔柯克会战中彻底粉碎了苏格兰的抵抗。此后十年间,苏格兰几乎完全被英格兰吞并。

1307年爱德华一世死后,罗伯特·布鲁斯重新发起反英战争,并被苏格兰贵族们认可为新的国王。1314年布鲁斯在班诺克本战役中打败英军,苏格兰重获独立。但是罗伯特·布鲁斯去世后,英王爱德华三世又支持王位觊觎者爱德华·巴里奥尔,重新入侵苏格兰,年仅10岁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和12岁的琼王后(爱德华三世的幼妹)被迫流亡法国。不过,不久之后英法百年战争开始,英王不得不从苏格兰调回主力部队,并将全部财力用于对法战争,对苏格兰的控制也逐渐削弱。1357年英苏两国签订和约,英格兰承认大卫二世为苏格兰国王,条件是对方支付高额的赎金。

苏格兰战争是英国最后一场中古类型的战争,也就是单纯的侵略土地的战争,作战目的在于扩大英王和诸侯的领地。但百年战争则是一种新型的战争:虽然在表面上仍然是中古式的征服战争,但战争的真正目标在于商业:对于英格兰的商业来说,苏格兰没有什么重要性,而对于英格兰商业非常重要的两个区域都在法国,一个是羊毛业中心佛兰德地区,一个是盛产酒、盐和铁的加斯科涅地区。

百年战争反映的是英格兰商业资本的兴起,而苏格兰战争反映的是苏格兰的停滞。此后英格兰虽然不再企图征服苏格兰,但是双方仍然在进行着长期的非正规战争。这种战争把英苏国境两旁的广大地区化成一片荒野,使得苏格兰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趋于停顿。当英格兰的中古封建制度在百年战争中急剧衰落时,苏格兰仍不能摆脱封建贵族势力的影响。

1371年大卫二世去世后,由其外甥罗伯特·斯图亚特继位,开创了历代苏格兰王朝中享国最久的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这个姓氏来自苏格兰的一个世袭贵族职位--"王室总务官"(High Stewart)。这是一个权势与国王不分轩轾的大贵族,苏格兰还有不少这样的大贵族,比如"黑道格拉斯家族"(今日苏格兰最大的贵族汉密尔顿公爵就是这个家族的后代)。

斯图亚特王朝各位君主都曾经试图削弱贵族的权力,增强王权,但是往往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大多数国王都是幼年登基:詹姆斯一世12岁,詹姆斯二世7岁,詹姆斯三世九岁,詹姆斯四世15岁,詹姆斯五世和詹姆斯六世都是1岁就成为国王。这就势必要由王太后和大贵族组成摄政会议,来代行王权。

除了贵族之外,苏格兰长老会也是一个权力极大的最高宗教裁判会议,地位有些类似于英格兰的议会,但经常与国王发生冲突。在英格兰,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使得教会隶属于国家,而在苏格兰,有时国家似乎完全隶属于教会。

在外交方面,苏格兰王国延续了与法国的"老同盟"关系,但是国王和大贵族经常与英格兰联姻。詹姆斯一世娶了英国大贵族萨默塞特伯爵的女儿琼,詹姆斯四世则娶了英王亨利七世的女儿玛格丽特,两人所生的儿子詹姆斯五世及其后代从而拥有了英格兰的王位继承权。

詹姆斯五世在1542年去世。他虽然有几个私生子,但合法的孩子只有去世前一个星期生下来的玛丽·斯图亚特。弥留之际的詹姆斯五世听说这一消息后,曾喃喃地说:"因女孩来,自女孩去",意思是斯图亚特家族的王位来自罗伯特·布鲁斯的女儿,也将由自己的女儿送给他人。

在英王亨利八世的安排下,英苏两国在1543年签订了《格林尼治条约》,规定玛丽将来嫁给英国王子爱德华——也就是爱德华六世,英格兰和苏格兰将组成联盟。如果两人没有后裔,则该联盟自然解体。但是苏格兰教会拒绝批准这个条约,于是亨利八世对苏格兰开战,萨默塞特公爵率领军队攻打爱丁堡,试图抓到玛丽。5岁的玛丽先被藏到斯特灵城堡的密室中,然后被匆匆带到法国,在那里与3岁的法国王太子弗朗索瓦订婚。

无论是历史上,或在英剧《都铎王朝》中,亨利八世都是不折不扣的暴君,但正是他的所作所为让都铎王朝与斯图亚特王朝在日后实现了的“王朝联合”。

此后十几年中,苏格兰王太后玛丽·德·吉斯凭借一支法国军队的援助统治着苏格兰,如同法国的一个行省。苏格兰的天主教徒拥护法国的统治,新教徒则逐渐采取亲英的立场--英格兰的新教如何有利于贵族阶层,许多苏格兰贵族都有机会观察过,于是他们纷纷加入新教。1559年苏格兰爆发内战,翌年信奉新教的苏格兰贵族借助英国陆海军的帮助,把法国军队赶了出去,并把新教定为苏格兰国教。

法王弗朗索瓦在1560年去世,守寡的玛丽女王(就是上文那位5岁被送往法国的玛丽·斯图亚特)随后返回苏格兰,并与表弟亨利·斯图亚特结婚,在1566年生下了继承人詹姆斯六世。然而她第二年就因被怀疑与情夫一道谋杀自己的丈夫而遭废黜,被迫逃亡到英格兰,把自己的独生子留给了一群苏格兰新教贵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玛丽的表姑,她惧怕玛丽在天主教徒中的号召力,以及继承英格兰王位的资格(按照罗马天主教会的规定,亨利八世离婚后和第二个妻子所生的伊丽莎白是私生女),把玛丽囚禁了18年之久,最终以"叛国罪"将其处决。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都铎王朝传下来的直系血胤至此终结。由于亨利八世处决了大量有王族血统的贵族,因此当时只剩下两个合法的男性王位继承人,一个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他的母亲是英王亨利七世长女玛格丽特与詹姆斯四世的孙女;另一个是赫特福德伯爵的儿子爱德华·西摩,他的母亲是亨利七世幼女玛丽与萨福克公爵的外孙女。尽管亨利八世在遗嘱中规定伊丽莎白的继承人是萨福克公爵家族,但是伊丽莎白却坚持长幼有序的原则,指定信奉新教的詹姆斯六世为自己的继承人。詹姆斯统治着一个很穷的国家,他自己也没有多少钱,因此对富庶的英格兰一直垂涎三尺,所以甚至当伊丽莎白处决了他母亲后,也只是稍微抗议了一下而已。

1603年4月,经过一系列紧张的政治斗争和讨价还价,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被英格兰议会迎立为英王詹姆斯一世,他起身离开爱丁堡的圣十字宫,前往伦敦,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王朝联合"(Union of the Crowns)时代开始了。这个名称意味着两国仍然是各自独立的王国,只是共奉斯图亚特家的君主为国王而已。两国仍然有各自的议会、法律、军队和税收。唯一作出改动的是两国的国旗:1606年詹姆斯国王下令把英格兰的白底红十字圣乔治旗与苏格兰的蓝底白十字圣安德鲁旗合而为一,也就是今天英国米字旗的前身。